中国幅员辽阔,生态环境类型多种多样,因而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。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拥有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,并且拥有众多的珍稀濒危和特有鸟类。1987年,郑作新院士的《中国鸟类区系纲要》(英文版)的出版,标志着中国人自己对中国鸟类的家底已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,该书列有中国鸟类1186种。郑先生于1994年在《动物分类学报》上发表论文,提出中国鸟类分隶于21目81科,计1244种。1999年——郑先生仙逝1周年之际,在他的学生的协助下,由郑夫人陈嘉坚女士整理修订的《中国鸟类种和亚种分类名录大全》(修订版)问世,该书列出中国鸟类1253种,隶属于21目83科。就在我们看到中国鸟类涌现出一个又一个新记录的时候,一本《中国鸟类野外手册》摆在了我们的面前。
该书是AFieldGuidetotheBirdsofChina的中译本,原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。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作组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主持下,在世界银行、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、世界自然基金会(WWF)的资助下(正是由于国际组织的帮助,使得该书的成本大为降低),由湖南教育出版社于2000年6月在中国内地出版简体中文版。
目前,国内急需一本全面、科学、系统的鸟类鉴别手册。它的出版在某种意义上讲,填补了一个空白。该书不仅可作为专业研究人员的工具书,也是广大自然保护、图书馆、生物教育工作者以及各级政府环保、农、林、建设部门和野生生物保护组织的重要参考书,对于海关、外贸、执法部门也是大有裨益的。而它更大的价值可能体现在大胆采用了新的生物学分类系统上。郑作新院士的著作(1976,1987,1994,2000)所沿用的分类系统已经比较陈旧。1990年,Sib?ley和Monroe发表了一部重要论著《世界鸟类的分布与分类》(DistributionandTaxon?omyofBirdsoftheWorld),对鸟类系统做出了全面修订。《中国鸟类野外手册》则得到了很好体现。比如,简化掉了许多个目;原来的佛法僧目一分为三——犀鸟目、戴胜目和佛法僧目;新增三趾鹑目;鹳形目下有了更多的科别;雀形目的鸦科扩大了许多……,至于科、亚科和族等阶元水平上的更改和变化,读者可以去慢慢地体会。按照本书的分类标准,可将中国鸟类分为16目75科。书中,鸟类形态图与分布图相匹配。该书还对中国地理、中国鸟类地理、野外观鸟技巧、鸟类解剖和羽毛特征作了简介,对一些名词和术语作了解释。书后的附录包括:中国的濒危和受保护鸟类名录;中国特有鸟类区(EBA)的特有和有限分布物种名录;推测或已被证实但未列入本书的见于南沙群岛的鸟种;国内外部分鸟类学会、协会一览表。并且,附有拉丁名、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,便于读者检索。